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三国:摊牌了,我是神仙
  4. 第139章 青州
设置

第139章 青州(1 / 1)


马德看过景何给他的名单,没找到一个历史名人,所以他习惯性的认为商会缺人。

“既然你这么说,这事儿我就不操心了,不过我看上的人才,你那边一定得用好。”马德说道。

“那是必须的,就是不知道最近您有没有发现什么转世的人才,我这照单全收。”景何也想给商会弄些个厉害人物。

“有是有,只不过不知道为啥,都是些个小妖,比如那个李典,唉···”马德摇摇头,说道。

“最近我感觉到了上面的惩罚,这脑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马德看向天空,叹气道。

“那怎么办?”景何愣住了,停下脚步问道。

马德看着景何惊恐的表情,甚是欣慰,说道:“没什么大事,死不了。只是前世的记忆一直在慢慢消失。”

“有多严重?”景何懵了,马德要是失去前世的记忆,那他跟拒情还折腾个什么劲儿?得赶紧找拒情商量商量。

“现在还都是些不重要的东西,比如教给月牙儿的歌,或者给吕蒙他们的教材。可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恐怕用不了三十年,我只能记得我自己是谁了。”马德计算了一下,如果不能及时找到解决办法,他这一世估计五十岁就会老年痴呆,跟他这一世的爷爷马克一样。

特么的不会是隔代遗传吧?

“还有三十年么?”景何挠挠头,说道。

“要不您把前世的事情都写下来,等忘记的时候翻回来再看一遍,这样不就成了今世的记忆,忘不掉了?”景何出主意。

“你说的好有道理啊。唉,对了,能写字的纸张研究的咋样了?总不能以后让我天天抱着竹简看回忆录吧?”马德一拍脑袋,终于又想起一件事情来。

“呃···琰儿还在等我吃饭,先走一步。”景何头也不回直奔东花园,留下马德站在秋风中瑟瑟发抖。

沃尼玛,十九岁就要开始写回忆录了么?

吃完晚饭马德拒绝了黄氏父子的求见,专心给陈到和吕蒙上晚自习,今天讲的主要内容是定军山之战。

当然,主人公不能是客房那个黄忠,马德所有的案例用的都是万能的张三和李四。

第二天吃完早餐,马德在演武场见了黄忠和黄叙,他需要王越试试两人的武艺。

经过一番交战,王越给出了结果,黄忠的武艺稍逊童渊和李彦,放在战场上也是一员大将,他王越也不是对手。

这个马德清楚,黄忠的刀法和箭法都很厉害。

接下来就是黄叙。这小子武艺荒废了好几年,刚刚恢复健康,凭着以前学的那点底子跟王越过了几招就不行了。然后黄叙又跟马骁几人打了一场。

“是个练武的好苗子,如果让我教导两年,这小子的武艺不比史阿差。”王越看着黄叙一人单挑马骁他们五个人,说道。

“老黄你们商量的怎么样了,谁来当保镖,谁上战场?”马德点点头,发现老黄家的基因就是牛逼。

“不知马公子介绍我们去给谁当部将?”黄忠提出了他的疑问,其实他并不挑剔,只是好奇。这年头在哪当兵不是吃粮。

“曹操,曹孟德,不久之后的兖州刺史。”马德说道。

“马公子看好曹孟德?”黄忠问道,有景何这种神仙本事的人当小弟,他估计马德也不是什么善茬。

“嗯,这天下太平,就只能靠他 了。”马德点点头,说道:“我想过不了几年,他就会把陛下救出来吧。”

“这?真的?”黄忠有些激动,老曹救皇帝,他这个当武将的必须有用武之地啊,没准救驾的赏赐,就能把以前灌给黄叙的药钱填补回来。

“骗你干啥?有兴趣让他带你一起去。”马德淡淡地说道,他这时候本能地装起逼来了。

“那老头子我上战场,叙儿还小,先跟着剑神先生学习吧,打仗这种危险的事情我先来。”黄忠说出了最后的决定。

“老黄你可一点都不老。我敢保证,你能战斗到七十岁!”马德拍拍黄忠的胳膊,这时候他把黄忠看成了自己的手下,没有不尊老的意思。

黄家父子的事情最终就这么安排好了,前后只用了两天,因为马德清楚黄忠是个忠义之人。至于他不熟悉的人物,他起码还得观察一段时间。

黄忠在马德家里住了几天,才拿着曹仁的推荐信去找老曹。

也该着黄忠露脸出彩,他找到老曹的时候,正是老曹命悬一线之时。

本来青州的黄巾军是不打算攻打兖州的,以管亥为首的部分渠帅认为青州粮多,所以他们准备去北海抢掠一波。

然后跟冀州幽州的黄巾汇合,一起投靠黑山或者白波,貌似那边的袁绍给了很丰厚的待遇。

可好巧不巧,还没等他们商量出个章程来,整个青州黄巾里就传开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兖州粮多兵少易推倒!

于是很多将领开始动了心思,他们开始劝说管亥一起攻打兖州。

“渠帅,北边不能去啊,弟兄们被公孙瓒打的好惨啊。”

“对啊,那北面还有个刘备没有出手,渠帅别忘了,程远志和邓茂是怎么死的。”

“没错,袁绍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没准用粮草赏赐诱骗我等呢。”

“有道理,黑山和白波都不能投靠,我等岂能屈居人下?”

最终管亥烦躁不堪,赶走了众将领,他得为手下这几十万人的性命着想。

就算再节省,几十万人每天的吃食也是个天文数字。

本来挺富裕的青州,这几年在他们的祸祸之下,已经没什么可吃的了,所以他想干完北海这一票就走。

兖州的消息管亥也很心动,毕竟那里的朝廷军队不多,可是有没有那么多粮食,他心里还在打鼓。

“北海那边有什么消息?”管亥问一个跟班,这是他军队里为数不多读过书的人。

“那个没有手的武安国又被孔融提拔起来了,现在负责巩固防御。”那个跟班说道。

“还有一个坏消息,太史慈回来了。”

“太史慈和武安国?一个能打一个会统兵,北海不好打啊···”管亥叹了一口气。

“嗯,小的也觉得去兖州比较合适,我们不能这么流窜下去了,成大事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根据地,就像黑山和白波。”跟班说道。

“嗯···”管亥觉得这个跟班说的有道理,他也不想流窜,可是没办法啊,手下一帮文盲泥腿子,都是来混饭吃的,怎么治理地盘?

“渠帅,该下决心了!”跟班也不想待在青州了,去兖州没准还有一线生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