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重生宋末,建造风帆战列舰
  4. 第342章 小厮与书生
设置

第342章 小厮与书生(1 / 1)


二月十六一早,离群英会不过隔日,这临安城中便已张贴了数份檄文。

早起的各种民众都纷纷驻足围观,无论是否识字,凑个热闹也是好的。反正总会有所谓的饱学之士好为人师,在这檄文边炫耀才识,多少能博来一些夸赞之声。

市坊间一处墙前正有人指着墙上的檄文怒声呵斥。

“这王岐是个甚的混沌,竟然写檄文征讨理学大师许衡许夫子。便是这文章也是写得粗鄙不堪,真是丢尽了我江南士子的脸面。”

“这位贡生,这许衡是何人?”一个挑着两大箩木炭的汉子凑近前来询问。

这喝骂之人无非是上了个县学,四书五经尚不贯通,以往也未曾通过解试,如今听人呼喊自己贡生,这心情便是好了许多。

“呵呵,你这卖炭之人倒也有点眼力。今日好叫你知晓,这许衡许夫子乃是当今天下公认的理学大师。”

“噢,了不得的大人物。”

“甚的大人物,是大贤!”书生纠正道,“这王岐辱骂大贤,真该剜口割舌。更何况这文章写得粗鄙不堪,如同泼妇骂街。”

一个小厮模样的年轻人在一旁冷言说道:“这檄文我觉得写得不错,比那日讨留梦炎的檄文强上百倍。如同话本一般简单易懂,即便有些成语典故也能望文生义。”

“哼,你这小厮也敢谈论文章二字?怕是不知道自己姓谁名甚了。”书生打开纸扇在这寒冷的天气里轻摇了几下。

“小厮又如何?我也能识得字,我能读通的便是好文章。”那小厮丝毫不惧,“那王勃的滕王阁诗序虽好,我等民众读不通,不解其意,再好也是有限。”

“你,你……”那书生听得暴怒,“你这厮敢妄评先贤,也配认得个字?你给我滚,滚回去洗你的净桶去!”

“我乃华夏之人,大宋臣民,如何便不能识字断句?此处又不是你家地界,我如何来不得?”小厮一脸不服气,“你怕是洗了一半净桶才出的门吧?”

“你,你……”书生此刻已经气得不行,插上折扇想要上前动手,可上下打量了一番又觉得自己不是对方的对手。

骂又骂不过,打又不是对手,正在那里进退两难之时,旁边的卖炭汉子开口说道:“先生何必与他一般见识,算了算了,且行且行。”

可那小厮却是嘴上依旧不肯放过,“你刚才说这许衡是当世公认的理学大师?我却是不服。”

书生见那小厮竟然与自己辩起了经书大义,不免暗中窃喜。你这呆鸟也敢和爷爷争论理学,我再不济也是读过县学之人,岂是你这小厮可比。

“来来来,那你是说许衡许夫子当不得理学大师,难不成你是理学大师不成?”

周遭围着看热闹的民众顿时哄堂大笑,他们虽然不知道许衡是谁,可这书生把他捧得那么高,自然不是一般人物,面前这小厮如何能比得。

“我虽读书不多可也知道张子、两程、朱子,这乡学中虽未教过理学,可先生也曾提过几句。”那小厮放下手中提着的篮子,朗声说道:“理学无非是内圣之学,自两程张子以来,我大宋子民不都是理学一派。”

“呸!你也配!此乃无上大道,也是你这小厮可研习的?”书生越发地生气了,谈吐之间唾沫横飞。

“如何不配?理学无非是以道德加持自身,用道德,用理来完善自己的德行,最终成仁成圣罢了。我等民众虽不能成甚的大家,可以理以道德修持自己有何不可?”

此言一出,围观之人一阵喝彩,纷纷为小厮叫好。

那书生也是一脸惊恐,他自己是搞不清楚什么是理学的,如今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厮却能一句话总结出来,怎地不骇人听闻。

“你,你,你是谁家的小厮?”

“你管我是谁家的,我是大宋的子民便是了。”小厮不肯作答。

“你一定不是寻常人家的小厮。”

“我家主人姓黄,其他的你莫要打听。”

小厮眼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神情变得更为得意,“诸位贤良,这书生说这许衡乃是理学大师,这写檄文讨伐许衡的乃是个坏人。那我便要和你辩一辩,理学无非是道德二字,这檄文上说许衡一个汉人叛国求荣跑去做了忽必烈的国子监祭酒,是否属实?”

那书生心知要坏,想要转身跑路,却被围观看热闹的人堵住了去路。

围观的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堵着书生要他作答。

眼见跑又跑不脱,书生只能硬着头皮答道:“许夫子做了忽必烈的祭酒不假,那也是为往圣继绝学。”

“放屁!张子哪一句说了要投靠异族宣扬这理学大义?身为华夏子民,读的圣人经卷,自况理学大师,却跑去做了蒙鞑的狗!”

这小厮显然是有些本事,很善于调动群众,对着围观的民众喊道:“诸位评评理,这做了蒙鞑走狗帮凶之人,能算得上是理学大师吗?”

“狗屁的大师,只不过是鞑虏的一条老狗!”

“这老狗也配!”

小厮又问道:“这许老狗,可能有半分道德?”

“有个甚,我等农人尚且知道守护河山,抗击鞑虏。这许老狗,忽必烈丢给他根骨头,便摇着尾巴去了。”

“便是个假道德真禽兽的老畜生!”

“帮着蒙鞑残害我大宋子民,人人得而诛之!若是落入我手,定要生吞了他。”

周遭骂声一片,这大宋子民没有遭过鞑虏侵害的几乎就不存在,人人痛恨鞑虏,却是更恨汉奸走狗。

如今两浙业已光复,大军已经渡过大江。人人都在传今年就要杀上大都,取了忽必烈的狗命。此等情况下如何还不群情激愤。

小厮手指向那书生问道:“此等不忠不孝残害同族子民之人,我且问你,还能算是理学大师否?”

书生眼见周遭看热闹的情绪激动,也不敢再嘴硬了,“小兄弟说得对,此等败类毫无道德可言。”

小厮面带讥笑:“那此等败类骂不骂得?写这檄文讨伐可有不妥?”

“没有不妥,此乃是上善之举。让民人认清这奸佞老狗的嘴脸,我辈责无旁贷。”书生做一脸凛然状。

“那还是劳烦先生,为诸位讲解一二。小厮我还要回家洗净桶去。”那小厮说完话,提起竹篮推开人群一溜烟跑了。

书生也想开溜跑路,却被众人央求着读一读檄文。其中自然不乏许多能看懂檄文,只是为了起哄看热闹的人。

书生推辞无果,只能硬着头皮读了两遍,才灰溜溜地逃了开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