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重生宋末,建造风帆战列舰
  4. 第429章 未尝一败的贺胜
设置

第429章 未尝一败的贺胜(1 / 1)


贺胜也的确未尝一败,从小就伺候在忽必烈左右的他从未带过兵,一个从未上过战场领过军的将领自然不存在败绩。

贺胜看不起汉法派的真金,那装模作样的架势没有一丝蒙古人该有的雄壮,他那里聚集的所谓四万人马都是垃圾,还抵不上自己手里的四千怯薛军。

贺胜拒绝真金要求的出兵,就是不想和他搞在一起,万一到时候真金用太子的名义强压自己一头,夺了指挥权,这到手的军功不就被他得了去。

而且贺胜自己也拜过许衡为师,算是通晓经书大义,对于儒家那套不要脸推卸责任的套路很清楚。一旦指挥不当,那这兵败的责任铁定落到自己头上。

真金是忽必烈的儿子,他贺胜只是个暖脚的奴才,到时候责任全是自己的,搞不好还要掉脑袋,他贺胜可不是个傻子。

所以,哪怕宋军已经近在咫尺,贺胜也断然不会向离自己不远的真金求援,军功这个东西还是自己一个人独吞的好。

城头的火炮早已齐备,深得忽必烈宠幸的他,拿到了五十门青铜炮,手炮火绳枪炸药箱一应俱全,连襄阳砲也有十余架,宋军若是敢来历城,定叫他有来无回。

第一军的六个旅和钱俊的那五千多水兵正向着历城逼近,折返回北海剿敌的林保离着他们还有两日路程。

钱俊的胆子不大,吃过蒙鞑亏的赵旭和秦命怀更是如履薄冰,作为主帅的秦克明把踏白放出了无数,就怕有蒙鞑骑兵挥舞着布袋雷突然出现。

这地方都是大片的平原,对于在江南依靠地形布设一字阵的宋军非常不利。

秦命怀一改平日惯用的一字长蛇阵的行军方式,把六个旅各自组成的小空心阵编做了鱼鳞阵。

左中右各两个旅的鱼鳞阵并不是随时准备冲杀之用,而是为了互相呼应,以防备奇袭而来的蒙鞑骑兵。

钱俊的那五千火枪手全都被布置在了中路的两阵之间,随时对受到攻击的旅实施救援。任何一个旅在得到五千多火枪手的支援下,能够轻易打败上万蒙鞑骑兵。

而作为此刻官阶最高的钱俊没有提任何反对意见,他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陆战不比海战,不是上去朝着敌手抡上两耳光就能解决问题的。

与其自己瞎琢磨,不如把指挥权交给秦克明,一旦出错那就是他的责任,若是有功劳,那自然还是要落到他钱俊的头上。

而黄进的船队正在济水的北清河段行驶,和路上的宋军遥相呼应,再往前十里便是遥墙镇了。

只要到了遥墙镇便是进入了历城地界,若是顺利的话,一轮火力覆盖,这历城便也拿到手了,一切不过是举手之劳。

此刻贺胜手中怯薛和五卫大约是一比三,单以士兵素质和凶恶程度来说那还是当世最强。

不过不管是回鹘、沙陀、契丹、女真、鞑靼还是建奴只要进了中原,尝到了农耕文明的胜利果实,无论以前多牛逼,那很快就废了。

任何政权只要接触了儒家的那一套学说,很快就会把侧重点转移,向外扩张什么的无所谓了,先铲除异己才是最重要的。

春秋列国,但凡放了那位进去的全灭亡了,唯独始皇统六合。

贺胜虽然没有统过兵,可是常年跟着忽必烈东征西战的他,自然也不至于是个军事白痴。

贺胜自知龟缩守城就是送死,他自然也就放弃了大军据守历城的策略。怯薛军和五卫的长处还是轻骑兵战术,对于守城挨打并不是强项。

宋军一到遥墙镇,贺胜便派出了三十支百人队,在历城和遥墙镇之间不停搜索,阻止宋军踏白靠近历城。

贺胜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留下了五千步卒驻守历城。

自己领着两万两千人出了历城,其中一万乃是从红袄军改编来的武卫军步卒,其余的都是蒙鞑和色目人组成的骑兵。

这两万余人缓缓向东面的遥墙镇而去,贺胜走得很慢似乎并不着急,他正等待着派出去的探马前来禀告消息。

“报!”几个蒙鞑探马疾驰而至。

探子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启禀都指挥使大人,南人已经开拔,正向历城而来,此刻距离历城约十六里。”

“好,再探!”

直到探马回报两军相距十里,前方阻道的百人队已经开始和宋军骑兵发生频繁交手之时,贺胜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南人此刻可还靠着北清河行军?”

“回大人,南人已经离开河岸,此刻右翼距北清河当有三四里之遥。”

“此乃天助我也!传我将令,骑兵按计划分作两路绕行,离敌四里尾随,保持距离勿要主动攻击,一切待我中军信号。”

一万两千骑兵得令离阵,朝着两侧迂回而去,原地只留下贺胜领着一万虎卫军继续向宋军逼近。

蒙鞑的骑兵频繁出现,不停地抵近又远遁的举动,宋军上下自然都是知道。

“启禀统制,前方似有蒙鞑大军,奈何蒙鞑游骑太多,我部踏白无法靠近,孤军深入恐中埋伏。”

“传令孙进部离阵向前,把抵近的蒙鞑探马都给我射杀了。”秦克明有些烦躁,这自登陆以来还未曾遇见过大股蒙鞑,更为有离城出战的敌人,这火力覆盖一举灭敌的计划看来是无法施展了。

秦克明看了看四周地形,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道:“令各部继续向前,在前方一里土丘处停下布置鹿角拒马。派人沿河去找那恶鬼,让他靠近些,待得炮声一起速来增援。”

“喏。”

宋军的阵势摆得并不太理想,河道在北,若是背水结阵,那正面就得朝南。可蒙鞑自西而来,总不能把侧翼让给敌人,而且此处一片平地,既没有个山坡更不会有密布的水道。

秦克明所谓的一片土丘大约也就比平地高上个两米左右,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宋军只得勉强离着河畔三里左右布阵,右翼贴着北清河,正面朝着西方来敌,左翼对着南面,大阵的尾部朝东。

此刻两军相距已经不远,蒙鞑密集的马蹄声依稀可闻,暖脚美男贺胜与宋军的战斗即将展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