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史上第一败家子
  4. 第133章上官云龙失踪
设置

第133章上官云龙失踪(1 / 1)


“王家奴家自会清算,不知铁甲船,明郎可愿割爱?”

石慧娘楚楚可怜地看着杨明。

邱工匠已向她汇报过铁甲船一事。

言称那铁甲船的技艺远胜他们石家的造船工艺。

个中精妙,石慧娘不懂。

但她想也能想到,铁船总比木船结实,遇上海盗、风暴便能多几分抵抗力。

这对于石家的海上商队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石家商会名下的几盘生意,就数海上商路最挣钱。

一年来回一趟,便能获利上千万两银子。

前提是船队能平平安安地往返。

可海上的风险极大,有天灾,还有人祸。

海盗、飓风、海啸等等,每一趟船队出去,就几乎没有能完整回来的。

他们石家近十来年,也不敢把生意全放在海上了。

每次出海组建的船队,只有小半是他们自己的货物。

剩下的倒有大半是其他商会委托他们售卖的东西。

若是全军覆没,石家要赔一半本钱。

若是能平安回来,便可以拿三成抽头。

减低风险的同时,利润也大打折扣。

石慧娘是一个有野心,而且很好强的人。

她希望石家能在她手里做大,而不是维持原样,甚至是走下坡路。

所以她才不惜以宝岛相赠,希望能从杨明手里换到铁甲船,以此来增加自家船队平安返航的概率。

杨明太了解石慧娘了。

这倒也不是攻于心计,而是她出身在商贾之家,满脑子生意人的思维。

一物换一物,等价交换。

蒸汽机船的技术和这座矿岛的价值,孰轻孰重,很难说得清。

矿石,有钱也买不到。

蒸汽机船,领先这个时代七八百年,同样是买也买不到。

但问题,还不在于价值是否对等。

而在于,铁甲船暂时是见不得人的。

杨明哑然失笑道:“慧娘,铁甲船不能给你,并不是我小气,而是这东西太违禁了,你们石家的商船是要跟大兴的商会打交道的,若是被人发现船身覆盖了一层铁甲,这么多铁,你怎么解释?”

石慧娘呆住了。

百密必有一疏,她一心只想着铁甲船的优势,竟忽略了这么大的弊端。

铁甲船的铁甲加起来起码有数十万斤,大兴丢了北地之后,一年冶铁也不过数百万斤。

到时别说她解释不了这些铁从何而来,就是冶炼技术也瞒不住。

“是奴家疏忽了。”

石慧娘叹了口气。

杨明安慰道:“所以这铁甲船暂时不能曝光,不过,我也有其他办法。以后石家船队出海,我会派人从旁护卫,有什么危险只管交给我家的军队,若是官府问起,你推脱说全然不知便可。”

“明郎,当真要建军?”

石慧娘知道杨明打算招兵,也知道他手里有三千副武备。

但她最初以为,杨明只是想像石家一样,组建个千人护卫队。

可听杨明这话,还能派人护送船队,这就不是护卫队,而是成编制的军队了。

历朝历代都不允许私人组建军队,大兴也不例外。

地主豪强、商队打着护院的名号,组建的武装力量顶多不超过百人。

石家是因为有海上商队,护卫队人数才破例多了些,但也只有千人。

再多,可就有些逾矩了啊。

杨明直言不讳,卖起了惨:“你也知道我得罪了宋宏,手里没点武力,我害怕啊。”

石慧娘也是个胆大包天的主,只是问了一句,压根没放在心上。

三人又回到了平原。

几个老人上来请安。

这里本是石家留作避难之用,一直没有派上用场。

但房子建了,若无人打理,很快就会破败。

所以石慧娘在岛上留了些人看守。

这些老人都是石家的心腹,年纪大了才退下来的。

本来一应物资都有石家定期送来,但他们还是闲不住,才开垦了几亩田出来解闷。

石慧娘解释了一番道:“这几日奴家便安排他们回明州,明郎何时派人来接手石林岛?”

杨明点头道:“再过两三天吧,我要回去准备一些东西。”

这里的地理位置这么好,如果不好好利用,简直是暴殄天物。

他们当即坐船回明州,杨明写了张单子交给石慧娘采购。

石慧娘也表示,到时会派一批心腹工匠随他一起去石林岛造铁甲船。

与此同时,蒋、陈、杜、胡四家同时发力,筹备创立酒业协会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杨明跑到明州的消息,总算是传到了宋宏耳中。

京城,东宫。

宋宏的脸色阴晴不定。

数日前,樊骁就回来向他请罪了。

当然为了掩盖自己的办事不力,他极力夸大了杨重的武功,把他描述成了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

宋宏不疑有他。

他身旁有高手暗中保护,那几位大内高手也跟他说过,杨重的武功深不可测,绝不在他们几人之下。

只是这就让他很难受了。

杨明和他的家人抓不到。

他派去各州各府搜捕杨明的人,也一无所获,根本就找不到人。

这让宋宏寝食难安。

杨明必须死!

可要杀他,几百个人,根本做不到。

若要派大军围剿,又出师无名。

栽赃嫁祸就更难了。

他入主东宫还没多久,投靠他的势力有限。

明州是石家的地盘,当地的官员多与石家交好,贸然出手,难保不会出什么差池。

宋宏思来想去,还是想不出主意,便招来幕僚,让他们出出主意。

其中有一人,唤作温满,正是明州出身。

他请命道:“殿下,小人与明州知州尚来青薄有交情,也识得漕帮几位堂主,不如就让小人去明州一探究竟。”

他还是齐王世子的时候,便招募了门客百人。

当上太子之后,投靠他的门客就更多了。

其中不乏有识之士,这温满其貌不扬,屡次名落孙山,他并不怎么看重。

不过既然温满主动请缨,宋宏也不好拒绝,就点头同意了。

是日,温满启程赴明州。

杨明带着三百流寇和家眷们,一起搬到了石林岛。

他推翻了原来的计划,不仅要在这里练兵、造船,还要全面实现自给自足,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独立于大兴之外的小王国。

正所谓上边一张嘴,下边跑断腿。

杨明一句话,刚刚解放的三百流寇再次沦为苦力。

开垦农田、养殖海鸭、开辟晒盐场、建房子,每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个个晒得脱了层皮。

但好在杨明这个败家子画起大饼是一套套的。

每人无偿分配十亩地,来年便可享受岛上生意分红,过几年帮他们娶媳妇等等。

一堆空头支票开出去,这些流寇被忽悠得热血沸腾,愣是连一句怨言都没有。

可能也不是没有。

只不过杨白雨往边上一站,他们就怂了。

无论如何,杨明很满意。

照这个进度,不出三个月,石林岛的建设工程便可初具规模。

唯独让他郁闷的是,上官云龙失踪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