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北宋君临天下
  4. 第248章 西夏军撤退
设置

第248章 西夏军撤退(1 / 1)


可即便是这样,也依旧无法逃离种彦崇的长枪,随着一个个亲卫倒在他的身前,仁多明义终于知道之前的自己有多么愚蠢了,本事不到家,俺妄想唱英雄,最终不光害了自己,还害了别人。

这些亲卫可是他们仁多家花了大力气培养出来的,每一个都是可遇而不可求,如今就这样毫无价值的死在他的身前,只不过是为了帮他多拖延一些时间,可这却完全无用。

可是他显然已经没有机会再反思自己了,一群宋朝枪兵,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杀到了他的身前,这群枪兵提起手中长枪,对着仁多明义就是一阵突刺,直接把它变成了一团血泥。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功劳,自然没人放过,毕竟机会就在眼前,自己把握不住,就不要怪别人。

就这样仁多明义最后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由于战争的激烈,使得他连全尸都未能留下,最终只剩了一个头颅,不过这已经很好了。

仁多明义战死,西夏军的士气再次受到重击,原本还想拼死一战的人也不由得心生动摇,毕竟谁都不想死。

“敌将已死,给我杀呀!”种彦崇一马当先,展开了一局乘胜追击,虽然仁多明义的死,这引起了西夏军中一小部分地区的混乱,可这也完全够种彦崇突击的了。

于是乎,原本两条相对的防线,突然出现了一个凸起部,而那正是种彦崇创造出来的,李乾顺在远处观望着这一切,知道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偏向宋局了,想要赢,或许只能依靠他的重骑兵了。

可此时,李乾顺的希望,西夏的重骑兵的战绩却不如意,战马撞击在弩机上,弩机直接被撞了个粉碎,可战马的速度速度也降了下来。

众所周知,不管是重骑兵还是轻骑兵,再或者弓骑兵、突骑兵,不管是什么骑兵,这要没了,速度都得完蛋。

这是经过历次战役所证实的,没了冲击力的骑兵,根本就是困兽之斗。

不过显然,现在的西夏骑兵还没到那个地步,最起码他们的战损比还是很高,宋军守在第一排的甲士依旧是被撞飞,毕竟战马冲击力这种东西,绝非人力可以抵抗。

“啊!”

“都给我顶住,斩马刀,斩马刀给我上,先斩马腿,再斩人。”

随着一把把斩马刀亮出,宋军的士气又恢复了一切,可不管怎么说,终究是落了下风,五千多人,根本不可能是三千重骑兵的对手。

“兄弟们,顶住,一定要顶住,军阵不要乱,背靠背,一定能守住。”

一些军将忍不住给将士们呐喊打气,可是这刀光剑影交织,厮杀声不绝于耳的战场上,能听见的人少之又少。

战场上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气息,战争的残酷与荣耀交织在一起。

甲士们幸好有厚重的战甲,不然恐怕连第一回合都撑不下来,他们手持利刃或长枪,奋力搏杀。他们展现出超凡的战斗技巧和勇气。每一次挥刀斩向敌人时都伴随着鲜血喷溅的声音和血花飞溅的画面;每一次枪击命中目标时都会引发钢铁碰撞之声以及惨叫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战场,战场上一片混乱不堪景象。

可是不管怎样,依旧有一名名步兵挺身而出,手握长矛或大斧,迎接着敌人的冲击。他们的身影如钢铁般坚定,每一次挥动武器都带着决绝的力量。鲜血飞溅、呐喊声此起彼伏,战场上的厮杀变得更加激烈而残酷。

尽管面对强大的骑兵压力下几乎无法抵挡的局面下仍有一些勇敢的步兵坚持下来并成功地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重型冲锋。

可勇气终有耗尽的时刻,鲜血也总有流干的那一秒,巨大的实力差距,使得宋军几近发生崩溃,一些意志力不坚强的甲士,已经偷摸的离开了战场。

吴玠这一次也是把命给赌上了,此时,他的左臂鲜血不断涌出,可却没有时间去包扎,右手的大斧不断挥砍,将冲上来的西夏军一次次逼退。

就在形势一次比一次危机的时候,就在宋军快要溃败的时候,西夏军的后方响起了一阵阵鸣金之声,听到那一声声响,所有的宋军都松了一口气。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可以确定自己不用死了,“西夏军撤了,我们顶住了。”

有些将士喜极而泣,但更多的是直接累的瘫倒在地上,很多人知道,此刻才发现自己早已身负重伤,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的样子。

将目光拉到转个战场就能发现,改变这次局势的竟然是韩世忠,只见此时夏州城的城墙上已经插上了宋字大旗,同时还有一面耀眼的韩字旗,不用想都知道,那必然是韩世忠的将旗。

由于夏州失守,李乾顺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局面,于是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鸣金收兵寻机会再战,毕竟局势已经对他们很不利了,再打下去必败无疑。

现在李乾顺还不想死,即便是多付出一些人员伤亡,他也要撤,毕竟他的本钱还在。

就这样,吴玠成功的躲过了一劫,病死前,随着一代又一代宋朝读书人的传播,吴玠以5000轻步兵对阵3000西夏重甲骑兵的故事传到了民间。

由于是人传人传的邪乎其神,无意间给吴玠增加了一波名气。

“元帅,李乾顺撤了,咱们追不追?”听着李孝忠的询问,姚古便知道他想干什么,现在各路大军都有作战任务,只有他的第一路是闲着的,这要是追击必然是他的第一路去。

可姚古却没有这样的心思,此次乃是西夏军主动撤退,并非是溃败,根本就不具备追击的必要性,即便是追击也没有多大战果,还有可能反被敌人埋伏,得不偿失。

于是他对着李孝忠摇了摇头,否定了他的决议,李孝忠虽然心有不甘,可是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事实和结果已经已经摆在了面前,不是他说两句就能改变的。

再说他也知道追击的机会不成熟,只不过看着其他军舰都有军功,他羡慕而已,真要是让他追击,他反而会犹豫。

毕竟这要是途中出了什么事,承担责任的可是他,别到时候军功没拿到,还惹了一身骚,那就得不偿失了。

“传令各军,如有机会可适当追击一二,然后休整两日,继续北上。”

此次大战双方损失的人马都不多,真正的决战还没开始,由于宋军没有刻意追击,所以西夏主力在撤退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失。

战争结束的有些仓促,最后经过战后统计,西夏这一战损失总数超过两万人,其中大多数为普通士兵,其中以夏州守军和正面损失的人居多,而真正的精锐却没有损失多少人,西夏的重骑兵铁鹞子军损失仅有二百人,不足总人数的十五分之一。

而和他们对战的吴玠所部损失超过一千三百人,战损比高达一比六点五。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