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旷世大明
  4. 第2章 身不由己
设置

第2章 身不由己(1 / 1)


公元二零三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国内某历史系院校的操场内。

刚刚结束一上午军训的楚浩辰,此刻正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朝着宿舍楼走去。

到了宿舍以后,他习惯性的看了一眼时间,现在是十二点二十分。

距离下午军训的集合时间,还有一小时四十分钟。

见时间充足,楚浩辰当即定好了闹钟,准备躺下休息。

渐渐的,耳旁室友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他缓缓的进入了梦乡......

不知过了多久,楚浩辰猛的睁开眼。

糟了,现在几点了?

完了,下午集合要迟到了!

双眼还未完全睁开之际,楚浩辰的双手已经熟练的在床上,来回摸索着。

可是这一次,他的手上却迟迟都没有,传来触觉回应。

嗯?

我手机呢?

楚浩辰迅速睁开双眼,顺着手的方向望去。

可是眼前的环境,顿时让他感到十分陌生。

这是哪里?

楚浩辰下意识就坐了起来,双腿不自觉的就下了床。

正当他准备朝外面走去的时候,他的视线突然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哎?

我这穿的这是什么?

只见楚浩辰此时,身穿一身白色精致长袍。

衣襟和袖口处,用淡蓝色的丝线镶绣着腾云祥纹。

腰间束着一条白玉玲珑腰带,下方还挂着一块品相极佳的墨绿色的翡翠腰佩。

靛蓝色的长裤扎在,乌黑锃亮的锦靴之中。

华丽的服装顿时让整个人,显的高贵优雅,英气逼人。

咦,我迷彩服咋变成这个了?

不过这衣服倒挺合身,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般。

楚浩辰有些臭美的在房间内来回走着,独自欣赏着自己的新衣服。

片刻过后,从喜悦之中回过神来的楚浩辰,开始疑惑起来:

这是什么地方?

我怎么在这?

这是误入哪个剧组了吗?

可是,我不是在宿舍睡觉吗?

一连串的问题,从楚浩辰的脑袋中蹦了出来。

保险起见,楚浩辰打算推门而出,赶紧离开这个奇怪的地方。

可是刚一开门,眼前的景象顿时让他感到无比的震撼。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宫殿。

宫殿的上方,是一层层的金黄琉璃瓦,此刻在太阳的照耀下,格外的光辉夺目。

宫殿的墙体是红木青砖,楚浩辰的脚下踩的是汉白玉的石地板。

眼前的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体现,这座宫殿的庄严与气派。

“嗯?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楚浩辰揉了揉沉重的脑袋,疑惑的抬头望向了这座大殿的上方。

只见乾清宫,三个大字赫然出现在楚浩辰的眼前。

这里是乾清宫?

我这是穿越了吗?

就在这时,乾清宫外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

领头一个宫女,在看到楚浩辰之后,焦急的说道:

“信王殿下,您怎么还在这里呀,皇后娘娘正到处找你呢!”

信王殿下?

熟读史书的楚浩辰心里一激灵!

该不会是......大明朝的那个信王朱由检吧?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

在皇后张嫣的帮助下,信王朱由检正式继承皇位,改国号为崇祯。

封前皇后张嫣为懿安皇后。

PS:明朝规定,新皇帝登基的那一年,仍然沿用先皇的年号。

次年才改用新皇的年号,所以现在依然是天启年。

八月二十五日,上午时分。

大雨一直下了一天一夜,直到今天凌晨才刚刚停止。

此刻的天空中依旧乌云密布,潮湿的空气之中,夹杂着少许的草木清香。

皇宫的午门外。

京城内的文武百官,早早的就来到了午门前等候。

今天是新皇登基的第一次朝会。

待到宫内的三通鼓声响起后,文武百官开始依次进入皇宫。

文官由左掖门进入,武官由右掖门进入。

众臣先是在太和殿前的金水桥边,按照官阶品级,依次排列站好。

等到皇上准许开朝以后,文武百官这才陆续上交牙牌,依次进入到太和殿中。

PS:上交牙牌相当于后世的签到。

众臣刚站好没多久,殿外便传来一道尖锐的声音。

“皇上驾到!百官叩首!恭请圣安!”

闻言,众人立即面朝大门,同时下跪行礼,并高呼道:

“吾皇万岁万万岁!”

此时,位于太和殿之外的楚浩辰,强压内心的紧张,缓缓从众人中间走过。

来到大殿上方后,楚浩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随后,他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一脸平静的说道:“众臣免礼。”

“谢万岁!”

等文武百官起来以后,一旁的执事官再次说道:

“文武百官,听宣示。

新皇上朝,速速报到。”

随后,大殿中依次传来了,众人报到的声音。

报道的基本内容就是自己的官职以及姓名,还有负责的工作。

不过由于距离太远,楚浩辰只能勉强的记住,几个比较耳熟的名字。

等众人都报完以后,执事官快步来到楚浩辰的面前,恭敬的说道:

“皇帝大人,文武百官,均已到齐。”

“好,开始吧。”

“是,朝会开始!”

话音刚落,位于下方的右侧人群中,一位身穿绯红色长袍的武将。

迫不及待的站出来拱手说道:

“启禀皇上,昨夜辽东边境传来捷报。

袁崇焕率领所部将士,大破敌军,斩敌七千余众,收复宁远,锦州等地。

并且重新修复了关锦防线,保障了朝廷东北方边境的安全。

此为大功一件,臣请求皇上,论功行赏,犒赏前线将士。”

袁崇焕?

楚浩辰飞速在大脑中回忆起,后世关于袁崇焕的评价。

袁崇焕,明末著名抗清名将,他麾下的关宁铁骑,被后世誉为明末第一精锐。

没想到登基的第一天,就有捷报传来,顿时喜悦之情难掩其表。

底下的大臣,见皇上龙颜大悦,立马争先恐后的站出来献言献策。

唯恐落下这个让新皇上认识自己的机会。

一时间朝堂上热闹非凡,话语中都是夸奖袁崇焕的。

什么骁勇善战,有勇有谋,帝国支柱之类的,各种修饰词语,洋溢着整个朝堂。

就在楚浩辰和大臣们,高兴的商议着,该如何奖赏袁崇焕的时候。

站在楚浩辰右侧的魏忠贤,突然轻声打了一个哈欠。

害~

此声一出,朝堂下方正在议论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

偌大的太和殿中,顿时落针可闻。

仅仅片刻的功夫。

大殿之中,排在左侧人群最前方的一位大臣,站出来拱手道:

“陛下,臣认为袁崇焕不能奖赏,非但不能奖赏,反而还应该罢免他的职务。”

闻言,楚浩辰面色奇怪的看向此人。

楚浩辰实在是想不起来此人是谁?

好在一旁的太监王承恩,轻声提醒道:

“皇上,下面说话的人,是吏部尚书周应秋。”

楚浩辰这才缓过神来。

表情疑惑的问道:“周大人,何出此言呢?

袁将军打了胜仗,还要罢免他的职务,这是何道理呢?”

见状,周应秋顿时义愤填膺的说道:

“陛下,您是有所不知啊。

这个袁崇焕,自从主管辽东的军务以来,辽东边境的战乱开始接连不断。

据臣的一位辽东线人透露:

袁崇焕此人,在军中任人唯亲,大肆贪污军款,手下士兵更是长期吃空饷。

这次捷报,臣估计是虚报战功,目的是想骗取朝廷物资,从而中饱私囊。

所以,臣提议,应该立即罢免袁崇焕,以免各地效仿。”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画风突变。

下方陆陆续续,开始有多位大臣站出来,弹劾袁崇焕。

在这当中,不少还是刚刚争先恐后和皇上商议,该如何赏赐袁崇焕的人。

此时也兴致冲冲的加入了“征讨大军”之中。

在王承恩的帮助下,楚浩辰很快就在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字。

不出意外,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阉党的核心成员。

见下方弹劾的人越来越多,周应秋再次站了出来,语气强硬的说道:

“皇上!众意不可违啊。

必须罢免袁崇焕,才能平复众意啊!”

随后,周应秋也不等楚浩辰回应,直接一头就跪了下去。

见吏部尚书带头。

朝堂下面的绝大多数大臣,齐刷刷的都跪了下去,这场面平时应该是不少排练。

“臣等附议,恳请皇上罢免袁崇焕!”

偌大的朝堂之上,仅剩几人孤独的站在原地。

“好吧,既然大家都这样说,肯定有大家都道理,朕依你们。”

随后,在一众阉党的“团结一致下”。

楚浩辰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身不由己。

凡是皇上满意的奏折,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皇上同意。

凡是皇上不满意的奏折,他们也会用尽一切手段,胁迫皇上同意。

本着法不责众的宗旨,楚浩辰拿他们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而他们的目的,就是让新皇上对上朝这件事,知难而退。

从此逐渐远离大明朝的权力中心。

八月二十五日,深夜,二更时分。

乾清宫外,正值侍卫换班的时刻,只见一人飞速从乾清宫离去。

此人如同鬼魅一般,在皇宫的胡同里来回穿梭。

一眨眼间,便溜进一处隐蔽的屋子。

随后,屋内便传来了一阵轻声的交谈声。

“皇上下朝以后,都做了什么?”

“回禀督主,皇上自从下朝以后,便一直在呆在乾清宫,寸步未出。

期间除了看书以外,其他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好,知道了,你下去吧。”

乾清宫内。

此时的楚浩辰并没有入睡,而一个人独自站在卧房的窗边,看着远处的屋檐。

在朦胧的月光之下,平时雄伟的宫殿,此刻仿佛一个巨大的囚笼。

一想起今天早朝上的众人集体逼宫的场景。

楚浩辰就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像被一条条牢固的枷锁,给死死的束缚着。

窒息的无力感,让他无法言语,更无法挣脱。

乾清宫的太监,应该都是魏忠贤的眼线。

眼下自己的一言一行,完全在魏忠贤的监视之下。

朝中多数重臣也都依附于魏忠贤,少数的清流人士,也完全不敢发言。

朝中的官员之间,已经组成了一条庞大的利益链,牵一发而动全身。

越想越无力的楚浩辰,正准备转身去休息的时候。

窗外的风象突变!

剧烈的狂风,席卷着层层的乌云,瞬间就遮盖住了原本朦胧的月光。

在昏暗的光线下,窗外的巨大牢笼顿时消失不见。

随后,一阵带有凉意的大风袭来。

窗户被大吹的摇摇作响,大风携带着少许的水珠进入了房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