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旷世大明
  4. 第13章 诛杀阉党
设置

第13章 诛杀阉党(1 / 1)


九月八日,入夜时分。

一路狂奔的两人,在山海关不远处的,一处河边休整。

袁崇焕赶紧上前开口问道:

“张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

确定四下无人以后,张维贤他这才将兵部的诏书,递给了袁崇焕。

袁崇焕仔细看过诏书以后,顿时激动万分的说道:

“好啊,好啊,陛下圣明啊!这些天可憋死我了,张大人你就说怎么干吧!”

见状,张维贤也不废话,立即吩咐道:

“袁将军,你负责挑选精锐骑兵,在军营门前等候。

虎符一到,立即出发。”

PS:明朝调兵超过五十人以上,必须同时出具兵部的调令,和调兵虎符。

调令和虎符缺一,沿途的关卡城池,都不予放行。

随后,两人迅速开始行动。

袁崇焕前往军营联系自己的心腹,而张维迎则来到监军的军帐前。

负责军帐守卫的是,监军自己从京城带来的侍卫。

此时见有人来了,赶紧上去盘查:

“站住,你是什么人?”

张维贤随即从怀里掏出了,兵部的调兵诏书,一脸严肃的说道:

“我是英国公张维贤,奉旨前来军营调兵,速速带我去找你们将军。”

一旁的侍卫,见来人是英国公,手中还有兵部的调兵诏书,自然是不敢怠慢。

立即引领着张维迎,来到了那位监军的营帐之中。

此时的这名监军,正在核查山海关军营的物资账目。

见有人进来,头也不抬的开口问道:

“所来何事?”

下面的侍卫赶紧解释说道:

“启禀大人,来人是英国公张大人,

说是兵部有令,前来调兵。”

嗯?

兵部调兵?

这位监军有些疑惑的看向张维贤。

心想调兵这么大的事,魏督主怎么没有提前通知自己呢?

还有,来人怎么会是张维贤呢?

正心生疑惑之际。

张维贤瞬间拔剑出鞘,寒光一闪间,旁边这位侍卫就人头落地了。

见状,这位监军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他下意识的准备拿起桌子上的佩剑。

而台下的张维贤则灵机一动,迅速将左手的剑鞘扔向了他。

趁其躲闪之际,张维贤一个快步就冲到他的面前。

一招长虹贯日,张维贤的剑锋瞬间就穿过了这位监军的脖子。

他下意识的伸出双手,想按住脖子上喷涌而出的鲜血。

嘴上拼命的想呼喊,可是话到了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去。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耳旁传来了张维贤云淡风轻的声音:

“传皇上密旨,诛杀阉党!”

半晌过后,张维贤手握着虎符,快步的走出了监军帐中。

军营门口,袁崇焕正指挥着精锐的关宁铁骑,开始列队集结。

与此同时,乾清宫内。

楚浩辰正抱着一旁的枕头,睡的正香。

就在这时,他感觉睡梦中仿佛听到有人,正焦急的呼喊着他。

“皇上,皇上。”

意识到好像不是梦,楚浩辰立马就坐了起来。

下床以后,楚浩辰弓着身子,在房里来回寻找着声音的来源。

半响后,他发现声音好像是从窗户外传来的。

楚浩辰随即,快走两步来到了窗前,轻轻推开了窗户。

只见,一人双手环抱在胸前,浑身止不住颤抖。

“皇上……您……您总算……醒了。”

见这个人影说话如此熟悉,楚浩辰一脸惊喜的说道:

“你是李青阳?”

“皇……皇上……是我…。”李青阳哆嗦的说道。

“快快快,进屋说。”

楚浩辰赶紧把窗户推到最大,以方便李青阳进入。

屋内,楚浩辰点燃了几盏煤油灯后。

赶紧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了李青阳的身上。

随后,又亲自给李青阳倒上一杯冒着热气的热茶。

见皇上如此照顾自己,李青阳突然想起了那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这一刻,他明白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李青阳喝完一口热茶以后,随即开口说道:

“陛下,我已经将东西交给张大人了。”

闻言,楚浩辰激动的说道:

“好!做的好,张维贤怎么说?”

“张大人接过诏书以后,立即就出门了。

为了安全起见,我一直等到深夜才回宫。”

见状,楚浩辰也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询问道:“这一路还顺利吗?”

李青阳慢慢放下手中的茶杯,有点劫后余生的说道:

“此行本来是挺顺利的,有地图的帮助,我成功绕开了巡查的锦衣卫。

可是快到东华门的时候,遇到一点麻烦……好在……也算是有惊无险。”

“白羽落?你说他是锦衣卫?”

“是的,但是如果没有他帮我引开了其他锦衣卫,恐怕我就回不来了。”

“此人有意思,朕记住他了。”

深夜沉沉,晚风婆娑着树梢,树林中偶尔传来了,一两声怯怯的鸟啼。

此时的白羽落,正在宫外悠闲的吃着烤鸡。

他原本是天启二年的武举人,因考核成绩优异,当即被封为锦衣卫副百户。

PS:锦衣卫的职务依次为百户,千户,南北镇抚使,指挥佥事、指挥同知,都指挥使。

天启三年四月。

白羽落奉命调查一起重大灭门惨案时。

在案发现场,连续蹲点七天时间,最终发现了凶手留下的重要痕迹。

因破案有功,同年转正为锦衣卫百户。

天启四年,八月。

黄河多次决堤,白羽落奉命调查黄河沿岸,治河款项的去留。

调查期间,他发现黄河沿岸官员大量贪污治河专用款。

治河的费用不足,无奈只能采用一些劣质的材料。

这是导致黄河决堤的主要原因。

他深入调查以后,发现朝廷拨下来的三百万治河费用,其中有二百八十万被沿岸官员贪污。

甚至有不少中央的官员为了中饱私囊,刻意包庇为地方官员开脱。

他开始没日没夜的搜集这些官员的贪污证据。

当他把这些罪证交给朝廷的时候,等来不是朝廷对贪腐的严厉打击。

而是自己被调离了该项目,理由是能力不足,不足以担此重任。

让他去负责一些无关紧要的案子。

最终,黄河大面积决堤,沿岸百姓流离失所。

朝廷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勉强稳住局面。

至此以后,白羽落便一直没有再升职,并非是他真的能力不足。

而是他并不想与,这腐败的朝廷同流合污。

那天他之所以帮助李青阳,只不过是想还一个人情。

在高墙之上,拉自己一把的人情。

至于是不是刺客,和他白羽落又有什么关系呢?

何况他早就看出来,李青阳并不是刺客,哪有刺客只会翻墙逃跑的。

哈哈哈哈哈~

可是,他到底是什么人呢?

他最终有没有逃出宫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