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旷世大明
  4. 第27章 军制改革
设置

第27章 军制改革(1 / 1)


十月一日,上午时分。

京师城内。

这段时间,在内阁首辅孙承宗的强力支持之下。

吏部尚书袁可立,大胆启用无党派的官员,担任重要的职位。

大明朝堂上顿时焕然一新。

一些靠着党派关系,阿谀奉承,等歪门邪道进入朝堂的官员,全部被清理了出去。

许多有真才实学的大臣得到了重用,这使得朝廷的办事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大量囤积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一时间,朝堂上下,政通人和。

十月二日,下午时分。

楚浩辰率领着剩余的禁卫军回到了京城。

相比出征的时候一万人的气势磅礴,归来的时候的仅仅数千人,显得无比凄凉。

楚浩辰刚一回到乾清宫,还来不及卸甲。

立刻就派人召集了,孙承宗和袁可立来乾清宫开会。

PS:霍维华和程国祥去地方视察了。

楚浩辰将自己在宁远城的亲身体会,告诉了他们。

望着陛下严肃的表情,内阁首辅孙承宗也意识到了。

大明朝的军制改革,已经到了必须进行的地步了。

因为辽东部队的战斗力他是知道的。

在大明朝中,不说是最好的部队,但绝对排的上前几。

如果说连辽东的部队,都荒废成这样的话。

那大明朝的其他地方,就完全不敢想象了。

一旁的袁可立也点头同意,一个国家军队的战斗能力,是国家强盛的根本。

没有好的军队抵御外敌入侵,纵使国内的官员再清正廉洁,也不过是一顿空谈。

我们来看一下大明朝的边境情况。

以京师北京城为参考。

东北方向,是后金部落。

随着这些年后金的不断进攻,大明朝的失去了朝鲜半岛,失去了辽西的全境。

正北方向,是漠南的蒙古部落。

由于长城防线距离京师非常的近,所以每当蒙古军队粮食不足的时候。

他们便会深入京师腹地,大肆劫掠一番。

西南方向,是藏巴王朝,与叶尔羌汗国。

这些政权由于其内部的不稳定性,每当内部更换新的首领。

为了彰显自己的威望,都势必会与大明在边境地区进行摩擦交火。

就连最稳定的南方地区,近些年由于东吁王朝突然的崛起。

明朝已经失去了,自云南以外的所有土司衙门。

十月九日,下午时分。

兵部尚书霍维华,结束了军饷发放任务,率队返回了京城。

大明朝原本二百六十万的上报军籍。

在霍维华的严查之下,实际上只有一百万人左右。

原本准备的八百万两军饷,此次一共发放四百六十五万两。

还剩余三百三十五万两。

十月十一日,清晨时分。

户部尚书程国祥,也结束了全国户籍核查,返回了京城。

不同于兵部的情况,户部的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全额使用。

基本解决了,大明朝绝大多数地区,居民的生存问题。

经过户籍调查,可以基本确定。

目前大明朝共有户籍六千万户,人口约有两亿左右。

明朝的行政制度为两京十三省,共有十五个省级单位。

其中北方五省(京师、山西,山东、河南、陕西)

人口有七千万人,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税收只占国内总税收的十分之二。

中部五省(南京、浙江、江西、湖广、四川)

人口总数约有一亿人口,占全国的一半,税收则占国内总税收的十分之七。

南京更是以一省之地,占据国内总税收的五分之一。

税收占比相当于整个北方五省。

南方五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总人口只有三千万人,税收仅仅占全国总税收的十分之一。

十月十一日,上午时分。

见众人到齐,楚浩辰立即召集了内阁会议。

此次会议主题就是军职改革。

会上,楚浩辰的目光最先是看向了霍维华。

他是兵部尚书,第一个发言自然是合情合理。

霍维华这一路上,一直在观察全国各地的军备情况。

结果情况要比他预料的还要糟糕。

由于这些年,朝廷内部的腐败现象愈加严重。

导致监察机关的腐化,军队也在这种腐败风气下被影响。

克扣军饷、武器短缺,战备物资的偷工减料,等现象如同家常便饭。

这使得明朝绝大部分的军队,士气普遍低下。

“陛下,我的想法是,将朝廷的所有部队,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作战部队,第二种是守备部队。

朝廷的作战部队,主要负责对外作战,而守备部队,主要负责国内稳定。

其余不合格的人,按照籍贯全部遣散回乡。”

霍维华的提议,让楚浩辰眼前一亮。

他的这个想法非常大胆,但是仔细琢磨一下,确实是目前最快提升战力的方法。

霍维华的一番话,让楚浩辰想起了,袁崇焕的那支部队。

“霍大人的建议有道理,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有限的财政,应该去供养有用的人。”

说罢,楚浩辰看向一旁的程国祥。

身为户部尚书程国祥,也是一下子就明白了,楚浩辰的意思。

“启禀皇上,今年的税收已经基本完成了,一共为八百六十万两。

加上霍大人剩余的三百三十五万两,国库共有一千一百九十五万两。

除去明年的基本开销,目前最少还可以动用三百万两。”

见财神爷发话了,众人也是感觉一阵安心。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没有财政在背后做支撑,一切改变都是痴人说梦。

三百万两,应该差不多了。

随后,楚浩辰又看向一旁沉默的袁可立。

袁可立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

“陛下,臣不懂军事。

不过臣认为,要想造就强大的军队,就必须拥有完善的军事制度。

奖善罚恶,人人平等。

我建议在军队之中,同样设立专门的军功统计官员。

只要是在战场上受伤的将士,由朝廷出钱负责治疗。

受伤期间,军饷照领。

而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所有将士,无论职位高低。

在战斗结束以后,都可以获得同样的奖赏。

同时加强军队的纪律建设,保证军队令行禁止,纪律严明。”

见众人都说完了,孙承宗这才缓缓开口总结道:

“霍大人的想法是军队分工方面。

袁大人的想法是军队制度方面。

几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

而我的想法是,除了杀敌的论功行赏以外,还应该增加两个其他的待遇。

第一个是阵亡抚恤金,如果将士们是因为保家卫国而牺牲。

那么,朝廷应该给与他们一大笔抚恤金。

这样可以保证他们牺牲以后,家里仍然可以继续生存下去。

第二个是伤退保障金,如果士兵因为受伤没办法战斗,而退出军队以后。

朝廷应该给与他们一笔保障金,为他们以后的生存提高一些保障。

这样的话,将士们在战场上就毫无顾忌的为朝廷出力,战斗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闻言,众人皆点头称赞,不愧是大明最强帝师,一发言直击问题的要害。

随后的一段时间,众人沿着这几个方面,开始商议军制改革的具体细节。

而锦衣卫则在楚浩辰的授意下,秘密潜伏在各大军营之外。

凌长风负责北部边境的军制改革。

张维贤负责西南边境的军制改革。

霍维华负责东南边境的军制改革。

辽东方面,有袁崇焕和赵率教在,自然是不用担心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