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旷世大明
  4. 第61章 均田免赋
设置

第61章 均田免赋(1 / 1)


八月七日,下午时分。

河南省,一处隐蔽的农村内。

自从李自成和张献忠分道扬镳之后,李自成便前便悄悄隐藏了起来。

他的想法,和张献忠完全不同。

李自成一行人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攻击河南当地的州府。

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广阔的农村之中。

李自成将自己手下的士兵全部打散,开始在四处宣传自己的仁义道德。

根据李自成的说法:“自己完全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才愤然起义的。

所以请大家放心,他的农民起义军,绝对不会伤害任何一名百姓。

他请求各地的百姓支持他的“仁义”之师,一起反抗朝廷的暴政。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会保证各地百姓的基本生存。

为争取了民心,李自成还大胆的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农民起义军专门抢掠,河南各地的富商,以及各地官府的粮仓。

李自成在拿走自己的一份军饷以后。

便豪爽地将剩下的粮食和银两,全部分发给当地的百姓。

本来大多数贫苦的老百姓,就有仇富心理。

同时,这些富商的财富,大多数也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不仅如此,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将抢占来的土地,全部平均分配给当地的农民。

这项政策直接满足了,底层民众对土地的渴望。

因此,李自成的农民军,迅速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

除此之外,李自成还免费为农民提供种子,以及耕地的耕牛。

甚至主动帮助贫困的百姓。

这一系列措施下来,方圆百里的农民,全部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

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当时河南省各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随后,李自成便率领自己的农民起义军,开始在各地实行“割富济贫”的政策。

但是,随着不断的战斗,李自成突然意识到了,军队纪律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能力,李自成要求全军将士必须严遵约束,按令行事。

每到一地必须传牌申禁:“不淫妇女,不杀无辜。”

李自成的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占领区域的百姓。

不仅没有丝毫的反抗,反而非常拥护农民起义军。

各地的百姓,开始为农民起义军提供各式各样的帮助。

甚至每次州府的守备军出动,当地的百姓,都会提前给农民起义军通风报信。

这直接导致了朝廷的守备军,很难再找到农民起义军的踪影。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迅速在中部五省扩散。

河南省周围的湖广省、江西省、南直隶省,都发现了农民起义军的活动踪迹。

其实,这也不怪各地的官员们不努力,朝廷确实也制定了很好的防御策略。

不过,他们远远低估了土地的重要性。

对于底层的农民来说,土地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什么朝廷?

什么忠义?

什么对错?

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这些还是太远了,远不如眼前的土地,来的实在。

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这些农民选择和李自成一起对抗朝廷。

在各地农民的帮助下,李自成的军队,开始大肆的攻城掠地。

在均田免赋的口号之下,所到之处,皆望风而降。

李自成则带领着他的军队,专门靠着劫富户,和朝廷的钱粮来养活军队。

比如说把这个城攻下来了以后。

李自成先把官府的东西掏走,然后依次洗劫当地的富商。

李自成这么干,当地的老百姓当然是非常高兴的。

他们不仅从此可以不纳粮了,还可以跟着李自成混口饭吃。

不过均田免赋也有着致命的弱点。

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意思是说不管到哪儿打仗,军队都得备好粮草,要不然这个仗没法儿打。

拥有五省之地的李自成,很显然没有及时改变自己的身份定位。

他还是延续的高迎祥的流寇性质,属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每占一个城市就把富人洗劫一空,然后搞到钱招揽穷人起义就走。

完全没有明确的起义宗旨和目的。

只知道一味维护底层老百姓利益,对除了农民以外的其他阶层非常仇恨。

这就导致李自成没有稳定的后方根据地,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物资支持。

李自成只得不停的流动作战,靠着抢大户的方式,来维持自己军队的粮草。

一旦碰到大户人家,他的钱粮就好办了。

若是碰不到,自己一行人就会饿肚子。

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为了生存,李自成只得不停的攻击各地的官府,而且战争只能胜不能败。

一旦失败,缺乏粮食的农民起义军,立刻就会不攻自破了。

所以均田免赋的政策,确实为李自成拉拢了底层老百姓的人心。

但是这也导致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并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可谓是饮鸩止渴。

刚开始的时候,李自成的军队人数不多。

大家还可以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来维持下去。

可是随着李自成等人的不断发展。

仅仅通过追赃助饷的方式,来补充钱粮,已经满足不了军队的基本生活了。

此时的李自成,面临一个重大的难题。

如果放弃执行均田免赋的政策,很有可能会导致军心不稳。

但是如果不放弃,那么军队的日常开销,又从哪里来呢?

思前想后,刚刚体验到,权利带来的滋味的李自成,自然是不想轻易放弃权利。

为了保证军队的稳定,他只得铤而走险,开始将目光放在了各地的州府身上。

这样一来,在失去了百姓的掩护后。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彻底暴露在了,朝廷的视线之中。

一场针对李自成的计划,正悄然而至。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