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重生之黄金时代
  4. 第129章 颁奖典礼
设置

第129章 颁奖典礼(1 / 1)


正月十五,京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充满了节日的喜悦气氛。

王谦和方知行各开一辆车、载着其他六名在蓝牙项目中有着重要贡献的研究员一起驶向了京城科技大厦。

走进大厅后,出示了邀请函,然后就被工作人员引领着坐上电梯,一直来到了一个装扮得十分隆重而又喜庆的会场。

会场不是按照那种严肃的会议形式布置的,而是如同开设喜宴似的,场中摆放着一个个的圆桌,桌上还放着一些茶点和果盘。

王谦他们来得不早不晚,此刻会场中已经有了一半左右的人到场。

工作人员把他们引领到距离主席台第三排的一张桌前,八个人刚好坐满一桌。

他们刚一坐下,就见第四排一张桌上站起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他有些惊讶地走过来,拍了一下方知行的肩膀,说道:“哎哟……这不是方教授嘛!你是代表京科大来的吧?这次你们学校搞出了什么新项目?看你这个座位……这次很可能会获奖啊!”

像这种颁奖典礼,基本上各个奖项的归属都是已经有了结果的,所以一般从座位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之前方知行就说过,这个科技创新奖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来的。每一次都会评出十个最具价值和潜力的项目。

现在这会场中,一排共有五张桌,不过其中最中间的两张桌,应该是给领导留的位置。那么也就意味着……坐在前两排的另外八张桌的科研团队,几乎可以确定是获奖者了。

而第三排中的五桌,则有其中两桌会获奖,但是具体是哪两桌……这个在没有正式公布之前还很难说。之前方知行还真的找熟人打听过,他们有没有获奖,但是人家根本不透露,说是等到颁奖典礼时就知道了!

所以说,现在心情最为忐忑不安的,估计也就是第三排坐着的这五个项目团队了。

听得那位老朋友问起,方知行苦笑着摇头说:“杨教授你也来了!你猜错了……我今天代表的不是京科大的项目组。”

“嗯?不是代表的京科大?”

那个杨教授闻言愣了一下,说道:“你调动工作了?现在不在京科大任教了?”

方知行再次摇头说:“我还是在京科大,但是业余时间帮我一个学生的研究所做点事!所以……今天入选的这个项目也不是我主导的,我只是跟着蹭点儿荣誉而已。”

“什么,你的学生!你居然都带出这么牛的学生了啊!”

杨教授一脸羡慕地将目光投向在座的另外七个人,不过……他的目光却是直接从王谦的身上掠过。

因为以王谦的年纪来看,怎么都不可能是一个科研项目组的领导者,最多也就是个助手什么的。所以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其中两位三、四十岁的研究员身上,因为只有他们看起来像是方知行的学生、同时这个年纪也有可能会出一些成绩。

方知行却没有让杨教授自己猜的意思,直接拉了一把王谦,说道:“你别瞅了,这位就是我的学生,同时也是龙兴科技研究所的所长王谦。这次就是他主导的研究项目,获得了去年的科技创新奖提名。”

杨教授愣了一下,随后在方知行肩膀上怼了一拳,说:“我说老方,你可不能在这种事情上乱开玩笑啊!这小伙子虽然看起来挺精神的,不过他这年纪……说是个高中生我都相信,你说是他主导的项目取得了入围创新奖的成果……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方知行哈哈一笑,说:“不怪你不相信,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也有些不敢相信这世界上真有这种天才!但这就是事实,你不信我也没办法!”

杨教授见方知行不像是在说笑的样子,不由得再次一怔,正想要说什么的时候,忽然听到现场安静了一下,随后就见一行人从门口走了进来。

只见这一行人中多数都是年岁较大、戴着眼镜的老者,在几名穿着正式的官员陪同下一并向着前面走来。

在场之人基本都是搞科研工作的,此刻见到这一行人中的那几位老者,都不禁露出一丝尊敬、甚至是狂热的神色来。

原来,这几位都是华科院的院士,算是国内各个科技领域中的顶尖学者。

对于他们这些搞科研的人来说,这些院士就是最让他们崇拜的顶流!于是,原本已经就座的众人见到他们到来,纷纷自发地站起身来表示迎接。

他们的目光也都始终追随在这几个人的身上,但却没有人主动去打招呼什么的。这就是商人和学者的区别,如果这是商界的聚会,有几位顶级商界大佬出场,周围的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地上去进行结交,甚至哪怕打个招呼、混个脸熟也好,这些都可能会成为他们以后在人脉上的资本。

但是在学术界,科研人员还是有些骄傲和矜持的,哪怕是面对自己最崇拜的人,他们也会尽量保持的不亢不卑,他们会给予对方尊重,但却不会上去进行巴结。

几位院士们也是对着周围起立的科研工作者们点头微笑致意,然后就这么从场中穿过,最后在第一排中间的两桌旁边落座。

很快,随着这些重量级的人物到场,整个儿会场也已经基本上坐满。

又过了一会儿后,会场中的灯光稍稍一暗,几名身着正装的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领导登上了主席台……

王谦还以为这会场布置成这样,这典礼说不定还有节目表演什么的呢!

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样,仍然还是各种领导讲话,总结去年的工作成果,展望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啥的……

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人发言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半个多小时,直把他听得昏昏欲睡。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当一位华科院的老院士上台后,讲起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时,却是说得头头是道,几乎和王谦前世所知的没有太大出入。

而更离谱的是……讲到最后时,这位胡院士却突然说到,他之所以有这么明晰的推断,主要还是来源于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这篇作文的题目叫作《假如我来到三十年后》!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