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4. 第10章 十大痛点和九恶
设置

第10章 十大痛点和九恶(1 / 1)


“多谢世子殿下教诲。”

“善长西险些误入歧途。”

李善长十分感激,连忙拱手道。

“先生说笑了。”

“咱可什么都没说。”

“自古明君,都不希望手底下的文武走的太近。”

“特别是有能力的文官和武将。”

“先生应该能够理解才是。”

朱标眯着眼笑了笑道。

“世子殿下所言有理。”

“是善长着相了。”

李善长点了点头,朱标这句话,还真是醍醐灌顶。

他已经猜到了朱元璋为什么这样,一切都是为了给自己找个敌人罢了。

因为他的权力太大了,朱元璋不想让他一家独大。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需要有人能够对其相互制衡,如此才能够让君主更好的治理天下。

“先生明白就好。”

“走,咱们去逛逛。”

朱标连忙笑道,拉着李善长快步上前。

“喏。”

李善长点了点头笑道,看着朱标,眼眸之中满是赞赏之色。

......

“真没想到,天下连年战火,到处断壁残垣,应天府,居然能够如此繁华。”

“百姓安居乐业,也就只有大帅这里了。”

一路走来,刘伯温肉眼可见的,百姓脸上一个个都挂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这让他连连点头。

这些年,他走过大江南北,一路上的百姓,不是瘦骨嶙峋,就是眼眸无光,根本就如同行尸走肉。

可这应天府却是一派新气象,确实是让人感慨万千。

“哈哈哈...!”

“先生说笑了。”

“三弟说的没错,先生不愧是金榜题名的进士。”

“先生夸人,可真是让人舒坦。”

“走,先生,那边就是咱刚刚建造的礼贤馆,带你去看看。”

朱元璋哈哈笑道,拉着刘伯温快速走去。

而徐达等人也是笑哈哈的跟在身后。

唯独李善长,虽然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可内心依旧不是很开心,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

之后朱元璋带着众人逛了一遍礼贤馆,并且和刘伯温、李善长三人坐在礼贤馆内聊起了天下和义军。

“刘先生,元璋有一事不明。”

“天下义军之所以屡起屡灭,难以成事,其根由在何处。”

“为何元廷就如此难以剿灭呢?”

朱元璋看向面前的刘伯温,为其倒了一杯水,也给自己倒了一碗,一饮而尽。

“没错,伯温兄,我也很想知道。”

“听说当年伯温兄递交了一份奏折给元廷,痛斥义军。”

“不知道可有此事?”

李善长也连忙插了个嘴道,嘴角上挑。

既然知道朱元璋要让刘伯温对付自己,他也没必要客气,越客气,反而会让朱元璋更加的忌惮。

索性就放开来,想说什么,那就说什么。

只要不得罪朱元璋,这一切,都不成问题。

得罪刘伯温,这原本就是朱元璋想要看见的。

“没错没错。”

“自从先生那道奏折呈递上去,义军可谓是很难发展起来。”

“咱也很想知道,为何这天下义军会这么难击败元廷呢?”

朱元璋也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大帅说笑了。”

“当时基对于元廷太过愚忠。”

“也是对朝廷腐败的痛斥。”

“当时基给朝廷一封奏折,上面写着义军的九大痛点。”

“其实,这正是朝廷的九大痛点。”

“可他们却置之不理,让基寒心。”

刘伯温摇了摇头,苦笑道。

原先自己对朝廷也是一片忠诚,可最终他们让自己寒心,也是他们败亡的开端。

“先生但说无妨。”

“咱们义军九大痛点在何处?”

朱元璋点了点头,看向刘伯温问道。

因为朱标也列出了义军的十大痛点,现在他也想听听,这刘伯温所说的痛点在哪里。

“在下就献丑了,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帅莫要怪罪。”

刘伯温连忙拱手道。

李善长嘴角上扬,没有说话,坐在一旁静静的看好戏。

“所谓义军,虽一时兵势浩大,却多难长久,其原因正在于九恶。

“九恶者:

“其一:不敬孔孟,亵渎圣人之道,败坏天理人伦。”

“其二:攻伐无度,形同流寇。”

“其三:时降时反,相互猜疑。”

“其四:粮饷不能自足,临阵不知兵法。”

“其五:掠人妻女财产,只知取之于民,而不知养于民。”

“其六:为将者心胸狭隘。”

“其七:为士者缺乏训练,作战形同群殴。”

“其八:胜时聚集,败时做鸟兽散。”

“其九:此义军与彼义军之间,相互猜疑,互相攻伐。”

刘伯温摇了摇头,立刻将其中九大痛点指了出来。

朱元璋闻之勃然色变,双拳紧握,内心却也无比激动。

不因为其他,就是因为刘伯温说的,居然和自己儿子说的没什么两样。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他们老朱家除了一个天才,出了一个盖世皇帝。

这让朱元璋如何不兴奋?

“所以大帅,义军这九恶不除,看似为名除害,被称之为义军,实则做事犹如草寇流贼。”

“终究难成大事。”

刘伯温看出朱元璋内心的震撼和愤怒,不过他也想看看,这未来的帝王,有多少容人之量。

李善长看见朱元璋的脸色变化,微微一笑。

“哈哈哈...!”

朱元璋怒极反笑,让在场众人感觉到心惊。

这朱元璋一笑,不死个人,好像不太应景。

“上位,因何发笑?”

李善长有些疑惑,看向朱元璋问道。

刘伯温也同样疑惑。

“笑是因为开心。”

“因为得到了刘先生这等大才。”

“刘先生果然大才,将如今义军的所有痛点,全部指了出来。”

“如此开心的笑,也因为如今咱很开心。”

“没想到先生居然能够跟咱家标儿说的是个痛点如此相似。”

“咱老朱家后继有人啊!”

“哈哈哈...!”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内心满是骄傲。

“噢?”

“世子可是说了什么?”

李善长微微一愣,连忙问道。

这段时间发现,朱标的光芒是越发的闪耀,让他对其更加的好奇。

“请大帅示下。”

“基也有些感兴趣。”

“不知道世子殿下说了什么?”

刘伯温点了点头笑道,内心也很想知道,朱标说了什么。

如今的刘伯温可以算是朱标的人,今日一见朱标,就知道此人决非常人。

“嘿嘿...!”

“那咱就说了。”

“我家标儿说的好,指出了十处痛点。”

“第一:败坏天理人伦,如同狗畜。”

“第二:攻伐无度,与流寇无异。”

“第三:君臣相互猜忌,疑心太重。”

“第四:军无粮草,将无兵法。”

“第五:欺男霸女,掠人钱财,不能善待百姓,须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长久。”

“第六:为将者心胸狭窄,妒贤嫉能。”

“第七:义军缺乏训练,战术混乱,遇突发状况,立刻化作鸟兽散。一鼓作气,胜则矣,败则亡,根本无法在进行第二战。”

“第八:元廷为灭,义军相互攻伐,相互猜忌。”

“第九:装备简陋,没有独自的军工厂,许多士卒用的刀刃都残破不堪,卷刃多如牛毛。”

“第十:结党营私,淮西子弟和新收服的将士无法相容,互相抱团。”

“怎么样?”

朱元璋连忙笑道。

“世子殿下真乃大才也。”

“恭喜上位,贺喜上位。”

李善长内心骇然,没想到这朱标居然能够说出这番话来?

“世子殿下大才,基不如也。”

刘伯温连忙拱手道,对于朱标的能力,更加惊叹。

“先生,如今知道了痛处,咱也相尽快将其改正。”

“可也并非一日两日就能够做到的。”

“还请先生教咱。”

朱元璋点了点头,连忙拱手道。

“基,义不容辞。”

刘伯温连忙拱手道。

......

“各位叔叔、伯父,如今我军地盘并不算很大。”

“只掌控了滁州、和州、太平、应天、长兴、常州、宁国、阴江、常熟、徽州、池州、扬州等浙东各地。”

“手中除去守城的,可战之兵不过十万。”

“你们觉得,接下来,我们应当如何?”

朱元璋在聊天,朱标也在聊天,拉着面前的几个武将笑道。

“标儿,你小子,想要做什么?”

“也想当谋士了嘛?”

“哈哈哈...!”

徐达看向朱标哈哈小道。

不得不说,朱标很对他胃口,要不是自己还没有女儿,巴不得现在就让两个人成亲。

“标儿,你有什么想法?”

汤和笑了笑问道。

“嗯,标儿,你有什么想法?”

“如今我们刚刚攻下应天两年的时间,却是也应该动一动手脚了。”

“休息的也差不多了。”

“是不是上位有什么想法?”

常遇春点了点头道。

“各位叔父请看。”

“如今我们占据了浙西、浙东等地。”

“我们下一步,就是要吞并方国珍。”

“周围的陈友谅对我们也是虎视眈眈。”

“而且刚刚在前天,接到战报,他已经攻占了衢州、襄阳路。”

“原本就和我们相互接壤,现在更是势力一涨再涨。”

“他早就相要杀了天完的皇帝徐寿辉,自己当皇帝。”

“恐怕下一步,就是要吞并整个天完的大军了。”

“到时候带甲百万,我们如何抵挡?”

朱标看向面前的众人询问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