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4. 第117章 刘伯温出谋,战斗一触即发
设置

第117章 刘伯温出谋,战斗一触即发(1 / 1)


“好,立刻率领十万铁骑,今天晚上乘着夜色出发。”

“昼伏夜行,避开敌人的防线,出其不意之下,拿下大都。”

“一旦大都拿下,明军士气必定会被打击,到时候,一定能够将明军一战击溃。”

扩廓帖木儿点了点头,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其不意,昼伏夜行,瞬间兵临城下,按下大都。

“报...!”

“启禀将军,陛下圣旨。”

“晋封将军为齐王,赐金印,令齐王收复大都。”

一个士卒冲了进来,双手举着圣旨,大声喊道。

“恭喜齐王,贺喜齐王,齐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众武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露出了欣喜之色,立刻拱手跪拜道。

“微臣多谢陛下荣恩。”

“陛下荣恩浩荡,臣必以死报之。”

扩廓帖木儿立刻双手接过圣旨,眼眸之中闪过道道精光。

自己之前也被封王了,就是河南王,和现在的齐王,可不可同日而语。

齐王这两个字就意味着,自己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了,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好事。

“陛下有旨,所有人都下去准备,今晚出发。”

“不得有误。”

“违令者,延期者,斩。”

扩廓帖木儿看向面前众人,手中举着圣旨,冷声道。

“末将遵旨。”

众人纷纷行礼道。

......

北平。

“接下来,你们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出兵合适?”

徐达看着面前的地形图,眉头紧锁。

“刘先生,你觉得呢?”

常遇春看向刘伯温问道。

“如今我军已经攻占元廷大都,北面已经没有了威胁。”

“现在的威胁,基本上都来自西边。”

“我们只需要派遣一个守将驻守北平,然后全军出击,攻占山西,直下太原。”

刘伯温伸出手直接指在了太原之上,这里是扩廓帖木儿的老巢,只要将这里拿下,一切都不是问题。

“刘先生,这句话是不是有些不对?”

“如果扩廓帖木儿从北出雁门,经保安州、居庸关,向大都进发。”

“昼伏夜行,三五日之内便可到达大都。”

“到时候算我们所有大军派遣出去,岂不是远水难救近火?”

蓝玉眉头紧锁,看向面前的刘伯温反问道。

“嗯。”

徐达和常遇春等人看向刘伯温点了点头,同样疑惑。

“蓝玉将军说的没错。”

“如果扩廓帖木儿北出雁门,经保安州、居庸关,向大都,很快就能够赶到。”

“但是从大都返回太原,需要多久?”

刘伯温微微一笑,看向面前的常遇春和徐达反问道。

“自然也是同理,这是什么意思?”

蓝玉有些不解道。

“既然如此,对于扩廓帖木儿来说,是大都重要,还是山西重要?”

“山西可是扩廓帖木儿的老巢,老巢都没一窝端了,要一个大都,又有何用?”

刘伯温伸出手抚了抚胡须,微微一笑,云淡风轻,仿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围魏救赵?”

徐达眼前一亮,看向刘伯温点了点头。

“不错,围魏救赵,这是阳谋。”

“我们可以不要北平,但是,我们要太原。”

“损失山西对于扩廓帖木儿来说,就是损失了一切。”

“而得到了北平,扩廓帖木儿可是会受到我们权利反扑。”

“何去何从,想必扩廓帖木儿应该会很清楚吧?”

刘伯温笑了笑,看向面前众人说道。

“刘先生大才。”

“刘先生大才,我等自愧不如。”

徐达等人纷纷吵着刘伯温拱手道。

“各位大帅、将军说笑了。”

“在下不过是一些小智,只是各位将军和大帅身在其中罢了。”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算不得什么智慧,毕竟我不需要上战场,所以看的更多一些。”

刘伯温摇了摇头,显得十分的谦虚。

“刘先生,如果元帝反扑呢?”

“他们如果让扩廓帖木儿支援大都,扩廓帖木儿一旦动身。”

“那么元帝就会派遣大军支援。”

“到时候双管齐下,北平不保。”

“元大军南下,我们可就麻烦了。”

胡大海眉头紧锁,看向刘伯温问道。

其余众人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如果元军大规模反扑,可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恰好,就是要他们反扑。”

“元军想要派遣大军,必定会从开平南下,过宜兴州而下通州。”

“到时候,我军只需要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让其全军覆没。”

“而后率军北山,直捣黄龙。”

“彻底解决北方之乱。”

刘伯温嘴角上挑,冷声道。

“好。”

“刘先生认为,让何人再次地埋伏为好?”

徐达点了点头,看向刘伯温道。

“这就要看徐帅的了。”

“在下不懂用兵,只能够出谋划策。”

“其余的,皆看徐帅安排。”

刘伯温摇了摇头道,自己只负责出谋略,你们用不用是你们的事情。

自己来举荐人才,还是没有太大必要。

不仅要避嫌,还要明哲保身。

“嗯。”

“四弟,这一次,就由你带领蓝玉负责埋伏。”

“我给你八万步卒和一万铁骑。”

“务必要将这些人全部吃下。”

徐达点了点头,看向常遇春吩咐道。

“好的,三哥放心。”

“一切由我。”

常遇春点了点头笑道,伸出手拍了拍自己的胸膛。

“嗯。”

“孙兴祖何在。”

徐达点了点头,看向面前众人。

“末将在。”

孙兴祖走上前去,拱手道。

他是一名魁梧大汉,身高约一米九左右,虎背熊腰,眼眸之中透露出睿智。

他是徐达的亲信,办事牢靠,其做事有谋且沉着冷静,深受徐达器重,首先想到的守城人员,就是他。

“将令。”

“孙兴祖留守北平,务必要守住北平,在本帅没有攻占山西之前,北平,绝对不能丢。”

“否则,本帅那你是问。”

徐达看向孙兴祖,冷声道。

“末将领命,北平在,末将在。”

“末将亡,北平,依旧在。”

孙兴祖行了一个军礼,大声喊道。

“很好。”

徐达点了点头,回了一个军礼。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