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旷世大明
  4. 第22章 党争之乱
设置

第22章 党争之乱(1 / 1)


九月十一日,入夜时分。

在永和宫内吃完晚饭的楚浩辰,在宫女的带路下,缓缓回到了乾清宫。

望着有些空荡的屋子,楚浩辰突然想起了,自己好像忘了一件事。

呀,不是说去看李青阳吗?

正准备招呼几个太监,陪自己去的时候,屋外却顿时传来了太监的声音。

“皇上,奉圣夫人客氏求见。”

“客氏?”

她来做什么?

楚浩辰一脸疑惑的望着门外。

“宣吧。”

得到皇上的许可以后,几名太监快速的推开了乾清宫的大门。

而门外的客氏,扭着妖娆的身姿,缓缓走进了乾清宫内。

一直来到楚浩辰,不足五步的时候。

客氏这才柔声说道:

“臣妾,给陛下请安~”

客氏今年三十岁出头,一件丝质长袍,完全遮不住她这副这诱人的身躯。

白净的玉颈下,玉脂般的肌肤若隐若现。

凹凸不平的曲线下,是一双颀长水润的秀腿。

一双红唇娇艳欲滴,再加上眉眼间的风情,顿时显得无比成熟诱人。

看着客氏这一身精心的打扮,楚浩辰语气有些防备的说道:

“免礼吧,你来找朕是有什么事吗?”

闻言,一旁的客氏则是慢慢起身,准备朝着楚浩辰走去。

“别动,就在那说。”

见皇上拒绝了自己的靠近,客氏有些埋怨的说道:

“陛下~臣妾可是帮你做了一件大事~”

“什么事?”楚浩辰疑惑的说道。

嗯?

见客氏不再张口说话,楚浩辰则是无奈的挥挥手。

见状,客氏立即凑到楚浩辰的身边,轻声说道:“我帮你杀了魏忠贤。”

谁?

魏忠贤?

楚浩辰一脸震惊的转头看向客氏,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她杀了魏忠贤。

客氏仿佛非常享受,楚浩辰这个震惊的表情。

就在楚浩辰震惊之余,客氏从腰间出了一张地图,恭敬的说道:

“陛下,这是魏忠贤这些年秘密储存的财宝。”

回过神来的楚浩辰,一脸平静的说道:

“你想要什么?”

见皇上如此直接,一旁客氏缓缓的解开了自己的衣物,语气妩媚的说道:

“我想做陛下的人。”

“给我一个相信你的理由。”

“因为你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

半晌过后,楚浩辰淡淡的说道:

“客氏已经死了,以后你就叫赤练。”

九月十二日,上午时分。

锦衣卫在东厂办事处门外,发现了魏忠贤的尸体,楚浩辰勃然大怒。

下令锦衣卫全力抓捕嫌犯。

客氏因为刺杀朝廷重臣,被楚浩辰下令斩首示众。

就在一众锦衣卫,赶往客氏所住的地方时,发现屋内此时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

等众人灭完火以后。

只能勉强从灰烬之中,找到了一个与客氏身形,非常相似的遗体。

最终,魏忠贤被刺杀一案,以客氏的畏罪自杀而彻底告终。

九月十三日,下午时分。

乾清宫内。

楚浩辰正批阅着内阁送来的文件。

此时门外的一名太监轻声说道:

“陛下,吏部尚书,袁可立求见。”

“宣”

“臣,袁可立,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快快请起,袁大人,来人,快快赐坐。”

袁可立,是明万历十七年进士。

袁可立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帝。是“四朝元老”之臣。

此人为官刚正不阿,凡有案件,皆刚毅持正,不避权贵,敢于为民请命。

等袁可立坐好以后,楚浩辰率先开口问道:

“袁大人,你这是有大事啊?”

“嗯?陛下是怎么看出来的?”袁可立满脸笑容的问道。

闻言,楚浩辰也是笑道:

“小事你可不会来找我,哈哈哈哈,说吧,有何要事。”

袁可立也不藏着掖着,直言道:“

陛下,臣身为吏部尚书,目前对朝廷的党派争斗,深痛恶绝。”

“朝廷的党争之乱由来已久,从最开始的万历年间开始。

因为当时的东林党是太子的人。

所以自从太子登基以后,东林党从此就彻底压制了齐楚浙党。

朝廷上对东林党不满的大臣也纷纷下台,从此东林党在朝廷中一家独大。

到天启年间,齐楚浙党为了上位,公开联合其他被东林党压制的大臣。

纷纷投靠了魏忠贤,成为了阉党成员。

阉党一时势大,在朝中排除异己,各种卑鄙的手段都拿的出手。

使得朝廷上的清流士大夫,几乎全部被杀掉或者被赶出朝堂。

由于党争的本质实际是为自己谋取利益,而并不是为了国家。

各党之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排除异己,导致好的意见无法被批准。

朝廷体制,百病丛生。

如今陛下铲除了阉党,算是暂时结束了,这场持续了五十年之久的党争之乱。

不过,臣担心这恐怕又是新党争的开始。”

闻言,楚浩辰有些紧张的问道:“袁大人,何出此言!”

而袁可立则是一脸忧愁的问道:

“陛下,臣斗胆问你,阉党覆灭以后,朝中各重要职位,该有何人接任。”

楚浩辰想都没想,直接回答道:“自然是,有能者具之。”

“陛下认为,何为有能?”

这一次,楚浩辰半响以后才回答道:“那恐怕只能通过科举考试。”

“那皇上就是在纵容东林党一家独大了。”

袁可立淡淡的回答道。

“嗯?为什么这么说?”

袁可立解释道:

“陛下可知道,每年的科举考试,东林党人基本上十之有七。”

“这么大的比例吗?”楚浩辰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

“陛下,如今朝廷百废待兴。

随着阉党的覆灭,朝廷上下许多重要的职位,出现了人员的空缺。

如果,按照正常的科举考试的话。

那就等于眼睁睁的看着,东林党人再次势力增大。

臣此言并非攻击东林党人。

一旦东林党势力庞大,就难保不会有人从中结党营私。

到时候,朝中只有东林党人,就会出现君臣失衡的局面。”

闻言,楚浩辰感到一阵后怕,他连忙问道:

“那如果朕扶持一个新的党派呢,是否能保证两方平衡呢?”

“陛下,如果这样,这不就是亲手造就了,新的党争之乱吗?”

良久以后,楚浩辰深呼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袁大人,言之有理。”

随后,袁可立继续耐心的解释道:

“陛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矛盾。

有矛盾的地方,就有党争。

党争的根源,是为了争夺权力。

朝廷最大的权力,在皇上手中。

但是,皇上毕竟不可能事事都管。

为了保证国家有条不紊地运转,只能把权力下放。

这就是党争的开始,是人就会犯错。

当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便是整个国家的灾难。

所以,臣认为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治理好国家。”

九月十五日,清晨时分。

楚浩辰召集了内阁成员开会。

经过与众人的商议,楚浩辰决定将原先的科举考试,改名为吏部考试。

吏部考核通过以后,可以在朝廷的中央担任官员。

除此以外,朝廷新增加了三项新的考试。

分别是户部考试,工部考试,刑部考试。

新的考试,不再要求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

平民百姓也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朝廷将根据考试成绩的排名,依次安排考生的官职。

楚浩辰想通过用人制度的优化,暂时避免东林党人,一家独大的局面。

可就在楚浩辰准备安心治理国家之时,东北边境上却再次燃起了战火。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